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0-05-15 来源: 浏览次数:715
合体校字2020[3]号
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
自查自纠的报告
合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扶贫办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皖教秘[2020]144号),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自查自纠工作,对核查重点进行全面梳理,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开展情况
本次自查自纠工作按市教育局相关要求,主要自查以下内容:
1、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情况。我校一直重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双保险”工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最高档,无遗漏,应发资金与实发资金数据一致,应发资金与财务数据一致,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一致。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项目评审程序是否规范。经查,我校于2019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出台了《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受助对象管理办法(修订)》,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评审和公示,做到班级初次评议——班级公示——资助办评议——校资助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上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示方式恰当,时间符合要求。对于助学金的评选,充分考虑了学习训练情况、个人消费情况,由班主任申报,资助办联合教务处进行复核,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足额享受国家及校内资助。资助资金发放及时,按财务要求全部转入学生银行卡,其中国家助学金全部转入学生资助专用卡,不存在扣发、不按规定发放等现象,不存在轮流坐庄、一人受助多人分钱或将资助资金用于班费等违规现象,不存在免学费资金先收后退现象。
3、国家奖助资格条件学生范围是否合理合规。经查我校学生资助系统中重点保障人群均已享受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扶贫系统中学生均已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我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为资助系统中认定的贫困家庭学生。
4、校内资助资金是否符合要求。经查,根据我校财务相关制度,我校资助管理办公室每年度均会上报资助资金预算,预留校内资助资金,在具体使用中,我校校内资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在不断完善,有勤工俭学、校内奖助学金、特殊生活补助,不存在将其他方面的经费冲抵校内资助经费现象,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具体拨付。保证做到足额提取,达到5%的比例要求,使用范围合规,做到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1、未严格落实“双保险”制度。对于贫困生家庭的认定线上主要以国家建档立卡系统比对来确定,线下主要以学生个人申报,咨询班主任、教练员,通过个人消费等来核实,因工作人员不足,部分贫困生家庭没有实地走访,贫困生家庭认定缺少严密的辅佐材料。
2、校内贫困生资助对象评定是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校内资助名单中贫困生补助主要是由各班主任负责上报,校资助办进行审核,因牵涉到某些学生的家庭隐私,目前只是各班上报,校资助办公室进行审核,没有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在公开、公正性方面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整改工作安排
1、严格落实“双保险”制度。一方面根据上级系统比对,落实好贫困生家庭认定,另一方面加强线下核查,向学生大力宣传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让真正困难的学生积极申报,多与家长联系,与学生居住地社区、村委会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通过班主任、教练员、班级学生了解学生消费能力,到学生家庭实地考察,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贫困生家庭认定更加准确、更加规范。
2、完善校内资助评议程序,确保资助评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资助评议程序,确保贫困生资助评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校内资助相对于国家资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我们细致、全面地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状况,提出适合贫困学生的资助形式。在具体受助人员的评定操作中,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基础上,不要大范围地泄露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给学生自尊心带来伤害。下一步校资助管理办公室将继续完善班级资助评议过程、资助办公室审核过程,公布资助办公室电话,增加受助名单公示环节,保证评议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四、整改效果
1、按照整改工作方案,本学期我校将加大线下、线上核对力度,认真核查对本学期受助贫困学生,确保不遗漏,目前我校重点保障人群已经全部核实完毕,库内学生全部足额享受国家助学金。其他贫困生家庭也在逐步核查,确保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2、完善校内资助制度。资助办将联合校总务、教务等部门共同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校内资助评议程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确保做到公平、公正,让资助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特此报告。
合肥体育运动学校
2020年5月12日
合体校字2020[3]号
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
自查自纠的报告
合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扶贫办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皖教秘[2020]144号),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自查自纠工作,对核查重点进行全面梳理,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开展情况
本次自查自纠工作按市教育局相关要求,主要自查以下内容:
1、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情况。我校一直重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双保险”工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最高档,无遗漏,应发资金与实发资金数据一致,应发资金与财务数据一致,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一致。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项目评审程序是否规范。经查,我校于2019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出台了《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受助对象管理办法(修订)》,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评审和公示,做到班级初次评议——班级公示——资助办评议——校资助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上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示方式恰当,时间符合要求。对于助学金的评选,充分考虑了学习训练情况、个人消费情况,由班主任申报,资助办联合教务处进行复核,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足额享受国家及校内资助。资助资金发放及时,按财务要求全部转入学生银行卡,其中国家助学金全部转入学生资助专用卡,不存在扣发、不按规定发放等现象,不存在轮流坐庄、一人受助多人分钱或将资助资金用于班费等违规现象,不存在免学费资金先收后退现象。
3、国家奖助资格条件学生范围是否合理合规。经查我校学生资助系统中重点保障人群均已享受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扶贫系统中学生均已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我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为资助系统中认定的贫困家庭学生。
4、校内资助资金是否符合要求。经查,根据我校财务相关制度,我校资助管理办公室每年度均会上报资助资金预算,预留校内资助资金,在具体使用中,我校校内资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在不断完善,有勤工俭学、校内奖助学金、特殊生活补助,不存在将其他方面的经费冲抵校内资助经费现象,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具体拨付。保证做到足额提取,达到5%的比例要求,使用范围合规,做到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1、未严格落实“双保险”制度。对于贫困生家庭的认定线上主要以国家建档立卡系统比对来确定,线下主要以学生个人申报,咨询班主任、教练员,通过个人消费等来核实,因工作人员不足,部分贫困生家庭没有实地走访,贫困生家庭认定缺少严密的辅佐材料。
2、校内贫困生资助对象评定是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校内资助名单中贫困生补助主要是由各班主任负责上报,校资助办进行审核,因牵涉到某些学生的家庭隐私,目前只是各班上报,校资助办公室进行审核,没有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在公开、公正性方面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整改工作安排
1、严格落实“双保险”制度。一方面根据上级系统比对,落实好贫困生家庭认定,另一方面加强线下核查,向学生大力宣传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让真正困难的学生积极申报,多与家长联系,与学生居住地社区、村委会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通过班主任、教练员、班级学生了解学生消费能力,到学生家庭实地考察,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贫困生家庭认定更加准确、更加规范。
2、完善校内资助评议程序,确保资助评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资助评议程序,确保贫困生资助评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校内资助相对于国家资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我们细致、全面地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状况,提出适合贫困学生的资助形式。在具体受助人员的评定操作中,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基础上,不要大范围地泄露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给学生自尊心带来伤害。下一步校资助管理办公室将继续完善班级资助评议过程、资助办公室审核过程,公布资助办公室电话,增加受助名单公示环节,保证评议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四、整改效果
1、按照整改工作方案,本学期我校将加大线下、线上核对力度,认真核查对本学期受助贫困学生,确保不遗漏,目前我校重点保障人群已经全部核实完毕,库内学生全部足额享受国家助学金。其他贫困生家庭也在逐步核查,确保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2、完善校内资助制度。资助办将联合校总务、教务等部门共同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校内资助评议程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确保做到公平、公正,让资助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特此报告。
合肥体育运动学校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