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发布日期:2023-05-19  来源:  浏览次数:698

1 沁园春·长沙

阅读指导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从这里走上了求学和探索救国之路。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同年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写下这首词。

词作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学习时,要抓住起总领作用的关键词句,把握词作的内容,领会词作的写作思路;结合写作背景,感受作者豪迈的气概和词作磅礴的气势。

词作意象纷呈,意境宏阔。学习时,同学们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笔下的景物,感受作者的革命情怀,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景”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雄奇壮阔的艺术境界的。

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下载

1 沁园春·长沙

阅读指导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从这里走上了求学和探索救国之路。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同年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写下这首词。

词作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学习时,要抓住起总领作用的关键词句,把握词作的内容,领会词作的写作思路;结合写作背景,感受作者豪迈的气概和词作磅礴的气势。

词作意象纷呈,意境宏阔。学习时,同学们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笔下的景物,感受作者的革命情怀,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景”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雄奇壮阔的艺术境界的。

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下载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