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采薇》教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发布日期:2023-06-26 来源: 浏览次数:630
《采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结构特点与景物描写作用。
2、掌握这首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4、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教学难点:
1、掌握这首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是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便成了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无奈而苦涩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诗经里的诗歌《采薇》。
二、回顾《诗经》的相关知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主义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
2.诗经共有多少首诗?--------305首
3.诗经共分为哪几个部分?-------风、雅、颂
4.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三个?-------赋、比、兴
5.它所收录的诗歌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6.“风包括了多少个地方的民歌?又叫什么?”------15个,“十五国风”
三、题解
薇即巢菜,又称野豌豆,可食。《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下载
《采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结构特点与景物描写作用。
2、掌握这首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4、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教学难点:
1、掌握这首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是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便成了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无奈而苦涩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诗经里的诗歌《采薇》。
二、回顾《诗经》的相关知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主义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
2.诗经共有多少首诗?--------305首
3.诗经共分为哪几个部分?-------风、雅、颂
4.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三个?-------赋、比、兴
5.它所收录的诗歌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6.“风包括了多少个地方的民歌?又叫什么?”------15个,“十五国风”
三、题解
薇即巢菜,又称野豌豆,可食。《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下载